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急管理学院溯源于 2000 年成立的雷电科学与技术系(后“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专业划归为“安全工程”一级学科,故更名为安全工程系),2019 年在全国首个地学门类(地球物理学)下设本科特设专业——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的基础上设立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系,2022 年在原中国气象局重点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转设基础上整合行政管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资源建立应急管理系。2020年4月,安全工程、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应急管理三系合并组建国内首家立足气象灾害领域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学院”,同年进入教育部应急管理安全智慧学习工场首批试点院校名单;2022年2月,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学院获批省级重点应急管理学院建设点,同年11月,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学院更名为应急管理学院并独立运行。
应急管理学院成立大会
一、强化党建引领,着力夯实发展建设根基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自2022年11月学院独立运行以来,院党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抓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强党建的工作理念,注重党建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制定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组织师德师风建设、学风建设和教育教学专题会议;定期做好意识形态研判;组建本科教学等五个工作专班,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强力推进专项工作进程;精心谋划1+X专业育人体系,逐项落实专业创新改革;结合专业特点和优势,通过实施书记项目、党建领航、应急先锋和党日活动等项目,开展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实践实训等研究和活动。院党委多次获评校优秀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和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学院获评中国灾害防御协会“2023年防灾减灾千场科普讲座”公益活动突出贡献单位。
2022年度校优秀基层党建“书记项目” 2023年度校优秀基层党建“书记项目”
2022年度校最佳党日活动
2023年公益活动突出贡献单位
(二)构建依法治院长效机制
院党委聚焦事业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提升基层学院治理效能,先后出台了《应急管理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应急管理学院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奖励办法》《应急管理学院教学先进个人评选办法》《应急管理学院师德先进个人评选办法》等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招生就业、议事规则、人事管理和日常管理方面共30项规章制度,形成了遵纪守规、按章办事的工作规范,使得学院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行,稳步推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机制保障。
二、完善运行机制,全面提高质量保障能力
(一)形成质量管理闭环保障体系
学院形成“运行-评价-反馈-改进”质量管理闭关质量保障体系。
学院高度重视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坚持“以本为本”的一流本科教育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本科教育教学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师德师风工作领导小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本科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本科就业和考研工作领导小组、教学指导委员会,切实加强教学工作领导;选聘教学督导,实现授课指导全覆盖。
(二)强化教学与学风互促提升
学院以宣传教育为抓手,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推进会”“学风建设大会”“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会”“学风主题班会”等活动进行思想动员,狠抓课堂教学质量、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定期开展“教学检查教师座谈会”“专业教研会”“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围绕学院教学质量提升、学科发展、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分享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体会,并就日后工作计划提出具体要求;学院以专业文化教育为平台,组织开展“应急大讲堂”、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提升学风建设主人翁意识,加强学生专业认知;展开“学习习惯打卡”“优秀笔记展示”等活动,以习惯建设为保障,打造学业帮扶小队,学风建设贯穿学期始终。
(三)“导师制”打造大创实践新生态
在学院师资培养和平台搭建的大力推动下,学院科创成果的产出不断提升。学院学生全员“导师制”,注重教学过程中专业与科创结合,实现在校全程化的科创指导。借助“防灾减灾”和“雷电探秘”两大科技社团,大力打造科创交流及培育平台,学生在互动中体验科创的魅力,增强动手能力。学院已形成科创教育的浓厚氛围,丰富的学术科技和创新实践活动正在进行中。
三、优化育人体系,注重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一)师资配置持续优化
学院现有教职工38人,其中专任教师30人,具有1年以上海外研修经历的教师占比超58%、高级职称占比65%、博士化率100%。学院汇聚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家高层次人才(A类)、“英国皇家物理学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双创团队领军人才、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人才和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资助人才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优秀人才。
近年来,教师团队及个人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金奖、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科技部中欧“龙计划”项目突出贡献专家奖等奖项。
学院常态化组织教师参加能力培训,开展教学竞赛活动,组建教学小组,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得以较大提升。近两年,获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2项、校国际化专项教改课题1项、校教改课题立项1项;获校教材建设基金立项5项;校研究型拔尖课程4门;获评校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校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竞赛课程文科组二等奖1项、校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竞赛课程思政组二等奖1项、校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2名、校本科教学管理先进个人2名、校优秀班主任1名。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优秀指导教师”2名。
(二)专业建设夯基行稳
学院具备本硕博完整的教育培养体系和理工管交叉融合的专业课程设置。学院现有雷电科学与技术、应急管理两个博士点;安全工程、应急管理两个硕士点。开设安全工程、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应急管理三个本科专业,安全工程专业为2019年教育部“卓越计划”实施专业、2020年获批江苏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021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023年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和应急管理专业均顺利通过了省学位委员会的新增学士学位授权专业审核;2024年获批“应急管理+环境工程”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项目;2024年完成“智慧安全”微专业申报和论证工作。
为进一步凝练学科专业发展方向,修订了2023年度安全工程专硕培养方案;与管理工程学院共同制定完成应急管理学位点建设方案;修订了2023版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运行表;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各专业完成了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目前正在建设应急决策指挥与舆情应对模拟实验室、应急预案推演与救助技能实验室、安全检测监控与通风安全工程实验室、气象灾害监测与防御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与减灾实验室,优化教学基础条件,进一步提升本科实践和实验教学质量。
(三)学术团队整合聚焦
依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平台资源优势,学院拥有通导遥协同一体化气象应急管理、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雷电电器安全与安全生产、气象灾害智慧应急与韧性城市四个教学科研团队。学院安全工程实验室获评校安全规范示范实验室,拥有国内一流的雷电实验室平台,为国内雷电防护产品、高压电技术、电气安全以及静电检测领域开创了特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此外,目前学院正在筹建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工程认证中心,围绕韧性城市气象灾害智慧应急、气象灾害以及衍生灾害与风险管理、雷电探测技术与预警方法、城市安全智能监测等方向开展建设。
学院近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以及国家行业部委各类科研项目近60项,发表核心及以上学术期刊论文800余篇,其中被 SSCI、SCI(E)、中文权威期刊收录600余篇,授权专利近200余项,出版专著及各类教材近20部,相关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十余项。
学院秉持“以理论指导实践,用专业保障安全”的理念,在安全应急、防灾减灾等领域联合应急管理局、气象局、龙头企业等开展技术攻关,近年来科研成果应用转化不断赋能。目前已在相关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的成果转化案例包括: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灾害监测预警技术——三维雷电监测预警与定制化行业应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森林防火一体化平台,以及城市应急一体化平台、灾害风险评估等。
自然灾害监测装备的研发
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
雷电灾害监测预警技术
(四)平台建设长效共融
学院积极推动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深入合作,充分运用各自资源优势,围绕气象灾害风险防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等领域,在科技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人员交流、平台建设、业务培训、实习就业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其中与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江苏省气象局、江北新区管委会应急管理局、建邺区应急管理局、高淳区应急管理局、与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咸亨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佐格微系统(杭州)有限公司、扬州泰州国际机场、北京应急技术创新联盟、浙江贵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等40多家单位签署合作共建协议或者开展合作共建交流。其中,与咸亨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应急管理(咸亨国际实验班),拟于2024年9月招生。
(五)人才培养多措并举
学院坚持以生为本,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组织学习兴趣小组、开展学术讲座、建立学术团队、给予奖励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和创新创业能力,学生省级以上竞赛获奖率达到40%以上。学生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1项、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1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计算机技能应用大赛科目决赛二等奖1项、国家级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项、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3项、获评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1项、江苏省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第九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1项等。
学院通过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联动的促就业活动,深化合作,共享成果,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实践、就业的高度融合,促进多方互利共赢。学院与知名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带领学生走进企业,了解专业的同时拓宽就业认知,承办防雷、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行业招聘会,打通学生就业通道。学院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0%以上,2023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达47%,2024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达43%。学院培养的毕业生主要在电力、气象、应急、通讯、交通、铁路、国家电网、石化、移动、中国建设等相关部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相关工作。
四、结束语
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将学院建设成为全国气象灾害应急管理高端人才集聚地、特色人才培养高地、科技创新汇聚中心、社会服务高端智库为目标,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推进学院教育教学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